一秒穿越童年!快翻翻箱底,这书还在吗?
连环画又称小人书,书本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、刻画人物,因其题材广泛,内容丰富,成为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。
略微夸张的说吧,上世纪八十年代,从一线城市到最偏僻的乡村,“小人书摊”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今天的迪斯尼乐园。
在没有电视、没有网络的年代,那些“小人书”成为国人的精神娱乐粮食,给人们带去很多的乐趣,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。
“小人书” 吕明 摄
“小人书”收藏达人
走进福州收藏达人李心的家里,仿佛来到一个“故纸堆”博物馆。书架、衣橱、柜子、桌子,只要能摆放物品的地方,都堆放着用纸盒或储物柜装着的小人书。
福州收藏达人李心的“小人书”铺满整张床。吕明 摄
在他上万册藏品中,爱国题材、戏曲题材、文学名著改编比比皆是。甚至不乏英文版和民国版的珍品。
小人书《女侠青蝴蝶》 吕明 摄
李心告诉记者,识字起,他就流连在小学学校门口的小人书摊。“花一分钱可以看一本,再后来涨到两分钱、五分钱,生意非常好。”
在“小人书”上,他第一次看到军舰、企鹅、斑马和外国建筑。“小人书”是那个时代的孩子们了解历史、了解世界的窗口。
李心的小人书藏品中,爱国题材、戏曲题材、文学名著改编比比皆是。吕明 摄
李心的小人书藏品中,爱国题材、戏曲题材、文学名著改编比比皆是。吕明 摄
因为李心酷爱看书,当摊主有事外出时,往往 “钦点”他代为练摊。李心回忆说,在小人书摊上,最受欢迎的小人书往往不到一个星期,就全被翻卷了页。
为了快速搜索到目标,摊主把每一本小人书的封面撕下来,整整齐齐贴在一大幅纸上作为目录。“然后被撕了封皮的小人书呢,再用牛皮纸精心地装帧出一个统一封面。”
李心用牛皮纸为小人书精心地装帧出一个统一封面。吕明 摄
每个周六,李心穿梭在福州的大街小巷,在每个旧书市集、古玩地摊前“淘宝”,这已经成为他持续近半个世纪的爱好和乐趣。
有时,为求一本好书,李心甚至驱车几个小时到泉州等地,至今,他还保持着每年新增两百余册连环画的收藏量。
福州收藏达人家中珍藏连环画万余册跨越百年不乏孤本。(视频:中新视频)
曾经巅峰的“小人书”逐渐淡出
当“小人书”成为“故纸堆”,也引发了专业人士的关注。在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、美术史论系主任刘永胜的著述中,“连环画”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是占据过重要地位的。
中国连环画号称有两大画家,北刘南顾,刘继卣,顾秉鑫。代表作《父亲》的大画家罗中立,现在上海中国画院的院长施大畏先生,都曾经画过连环画。80年代重新组织画的《水浒传》,这些画家都曾参与其中,因为当时要求大家不拘一格,因此今天能看到风格多样的80版《水浒传》连环画。
刘继卣经典作品《武松打虎》。李心供图
上世纪五十年代,如何画好连环画,曾引发美术界讨论,呼吁连环画家们克服“创作上形象刻画的公式主义”,重视“线描”与传统的关系,热情改编古典题材,“每一个民族应当有本民族的艺术表现的特色”。
民国版戏剧连环画《卖妹成亲》。李心供图👇
有数据表明,从1949年到1962年,全国各美术出版社共出版了12700余种连环画,发行量达5亿6000多万册。